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0-24
點擊次數:304
單層玻璃反應釜選購指南
1. 釜體玻璃材質
優先選擇高硼硅 3.3 玻璃,其具備優異的化學穩定性,可耐受多數酸堿介質(除氫氟酸、濃堿外),且耐溫范圍廣(通常 - 60℃至 200℃),能適配多數常規反應溫度需求。選購時需檢查玻璃表面是否光滑無氣泡、劃痕,避免因材質缺陷導致反應過程中出現破裂或污染物料。若涉及強腐蝕物料,需確認供應商是否提供特殊涂層玻璃選項,或搭配耐腐蝕內襯。
2. 輔助部件材質
攪拌槳建議選聚四氟乙烯材質,化學惰性強、不與物料發生反應,且硬度適中,不會刮傷玻璃釜體;密封件優先選硅橡膠或氟橡膠,硅橡膠適配常規溫度與介質,氟橡膠耐溫、耐腐蝕性更強,適合高溫或強溶劑反應場景;放料閥材質可根據物料特性選擇,常規物料選聚四氟乙烯閥,若需提升密封性與耐用性,可選 316L 不銹鋼閥。

1. 容積與功率
根據實驗或生產規模確定容積,如實驗室中試常用 50-100L,小批量生產可選 100-200L。攪拌功率需與容積適配,50L 規格建議選 180-250W 變頻電機,確保攪拌力度足夠且轉速可調(0-600rpm 為宜),能應對不同粘度物料(如低粘度溶液、懸浮液)。若物料粘度較高,需選擇功率更大的電機(如 300W 以上),并搭配錨式、框式等適配高粘度物料的攪拌槳。
2. 控溫與密封
控溫需依賴外接恒溫浴,選購時需確認設備接口是否與常用恒溫浴匹配(如標準法蘭接口),同時關注釜體保溫性能,避免溫度流失影響反應效率。密封性能至關重要,若涉及真空反應(如蒸餾、減壓濃縮),需選擇機械密封結構,確保真空度可達 - 0.098MPa 以上;常壓反應可選填料密封,成本更低且維護簡便。
3. 接口與安全性
釜蓋接口數量需滿足實際操作需求,常規需預留攪拌接口、溫度計接口、回流冷凝器接口、進料口等,建議選擇標準快裝接口,便于拆卸與更換附件。同時檢查是否配備不銹鋼防護框架,框架需穩固,能有效保護玻璃釜體免受碰撞;底部萬向輪需選帶剎車功能的款式,方便設備固定,避免反應過程中移位。
1. 化學實驗室場景
側重設備的靈活性與可視化,選高硼硅 3.3 玻璃釜體,搭配變頻攪拌與多接口設計,方便連接各類實驗附件(如恒壓滴液漏斗、取樣閥),控溫適配 - 40℃至 180℃即可,滿足多數有機合成、催化劑測試等實驗需求。
2. 醫藥研發場景
需保障物料純度,釜體玻璃與攪拌槳、密封件等需符合醫藥級衛生標準,避免金屬離子析出,優先選聚四氟乙烯攪拌槳與硅橡膠密封件,同時確認設備可適配 CIP 清洗系統(若有頻繁換產需求),確保無物料殘留。
3. 食品提取場景
材質需符合食品級規范,釜體玻璃、攪拌槳、放料閥等與物料接觸部件需無異味、易清潔,避免污染食品原料。控溫范圍建議覆蓋 80-120℃,滿足食品成分提取、濃縮等工藝需求,同時選擇密封性能好的設備,防止外界雜質進入。
4. 易燃易爆場景
若反應涉及乙醇等易燃易爆溶劑,需選擇防爆型電機,同時檢查設備整體接地設計,避免靜電積累引發安全隱患,密封件優先選氟橡膠,提升耐溶劑性,確保反應過程安全穩定。